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覺?強烈的自卑感、孤獨又怯懦、在人際交往中選擇逃避、不敢直面問題……
日前,“回避型人格的具體表現(xiàn)”登上熱搜。很多網(wǎng)友紛紛表示“太真實了,感覺說的就是我”。
不少人還曬出自己的“癥狀”,比如:“內心過度自卑,對喜歡的東西不敢追求,覺得自己不配”;“不敢坦露真實的情緒,真實的自己,在跟人交往時,時常感到壓抑委屈”……
“我以為我只是內向而已”
豆瓣上有一個“回避型人格障礙”小組,目前擁有九萬多成員,有人發(fā)帖訴說自己面臨的問題:容易記住批評的聲音,難以釋懷;容易因為別人的負面評價質疑、否定自己等等。
“我以為我只是內向而已。”一位網(wǎng)友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提到自己不善于社交,不跟同事聊天,看到上司就繞道走,工作不順利與家人產生矛盾,更被父母指責“不好好工作沒出息”。
在這條帖子下面,很多人都發(fā)出了“世另我(世界上另一個我)”、“一模一樣”的感慨。
“生活中接近‘回避型人格’的情況有不少。譬如那些經(jīng)常被和周圍孩子比較,而且確實學習成績一般的孩子。”北京交通大學學生心理素質教育中心教師孫大強解釋說。
“人們都怕被傷害,但可能現(xiàn)實中主要的比較指標他們做得都不夠好,所以逐漸學會‘回避’,避免那些可能的傷害性的環(huán)境,在自己的世界中成為主宰。”
影視劇中,具有“回避型人格”痕跡的角色也不算罕見。孫大強舉了一個例子,熱門劇《三十而已》中的“陳養(yǎng)魚”,面對強勢霸道的領導,心志難抒,倍感壓抑,回避工作生活主戰(zhàn)場,逃離到自己感到安全的幻境中。
“人是一種‘社會性動物’,具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與世界對話和共處的動機。有所回避,原因之一是感受到了風險性和不安全。”他說。
為什么會選擇“回避”?
“回避型人格”是如何產生的?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心理學教授宋廣文說,“回避型人格障礙”強調的是一種全面的社交抑制,即在社會生活中可能表現(xiàn)為一種“能力不足”,對陌生環(huán)境感到難以應付等。
“回避型人格障礙”的形成,往往意味著與整體心理發(fā)育、腦發(fā)育有關,也就是說與遺傳、天性有關,也與文化氛圍等后天成長環(huán)境有關。
原生家庭成長環(huán)境同樣重要。宋廣文分析,例如,有些父母對自己要求比較高,可能在培養(yǎng)孩子時會有同樣高標準的要求,一旦孩子達不到,便很容易招致負面評價。
人在社會化的過程中,經(jīng)常通過外界評價找到對自身的判斷標準,假如做一件事情受到肯定,往往會堅持做下去。但問題就在于,并不是每一條評價都準確。
“學習成績、長相……每個人總會有表現(xiàn)不如人的地方,父母期待值較高的話,也會給孩子帶來壓力。”他說,負性的情緒障礙可能是因為自卑產生,也可能是因為得到負面評價產生。
需要注意的是,人們在成年之后對社會活動、交往的需求各有不同,一些偶爾出現(xiàn)、針對特定場合、場景的回避傾向幾乎普遍存在,也是正常的。
宋廣文覺得,網(wǎng)絡時代極大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宅家”等情況并不鮮見,如果一個人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不愿參與太多的社交活動而又未影響生活質量,其實都是可以的。
“也沒必要‘貼標簽’,反而會招致不快樂。人有選擇生活方式的權利,但最好以健康為標準,并盡量不傷害他人。”他說。
這些行為屬于“回避行為”嗎?
但是,有些電話不想接,有些活動也不想出席……類似的一些“回避行為”或者心理,實際上不一定就是網(wǎng)上所說的“回避型人格”,更不是“回避型人格障礙”。
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彭凱平介紹,在《精神障礙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一書中,對回避型人格障礙有明確的定義。
具有“回避型人格障礙”的人,往往對負性評價極其敏感,只注意自己的缺點,經(jīng)常貶低自我,甚至選擇獨立生活來降低和其他人產生聯(lián)系的機會。
“從心理學角度講,作為人格障礙至少要有三個很重要的標準:第一,長期的傾向;第二,僵化的傾向,即回避行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有變化;第三,負面影響,比如干擾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沒有社交、愛情、進步等等。” 他說。
綜合分析,彭凱平認為,許多人列舉出的自身“回避行為”談不上“回避型人格”,更不是什么“障礙”,而只是針對特定場景選擇的一種自我保護。
“比如,‘不愿意被評價’是人的自然本領。舉個簡單例子,想‘PUA’別人的人,會經(jīng)常給出負面評價,我們當然要回避這種人。”彭凱平解釋。
如何擺脫“回避型人格”?
在宋廣文看來,有關“回避型人格”的話題被刷上熱搜,說明不少人關注到或者想擺脫此類不甚理想的人際交往生活狀態(tài)。對父母而言,應該從小引導孩子學會如何恰當表達情感,形成比較正確的自我認知。
“如果覺得自己的‘回避傾向’很嚴重,就要及早尋求心理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從積極心理學角度看,針對‘回避型人格障礙’的心理自卑等問題,也有對應的解決方案。”彭凱平提出,第一,面對自卑感,可以通過對自身天賦和獨特魅力的發(fā)掘,去戰(zhàn)勝它。
“第二,克服懦弱膽怯的心理,有一些技巧可以利用,比如主動打招呼、第一個發(fā)言等等。”彭凱平認為,勇氣是可以被塑造、培養(yǎng)出來的。
愛是人類具有的一種積極心理,對消弭內心的孤獨感有重要作用。他說,培養(yǎng)美好的人際關系、積極的社交網(wǎng)絡,并能從中獲得支持和愉悅感,也是戰(zhàn)勝“回避”行為的重要方法。
不要過多在意別人的負面評價,有價值的人生也不是只有一種。彭凱平認為,社會需要具有各種天賦的人才,我們要相信,一生最重要的不是追求“完美”,而是具有足夠吸引人的獨特魅力,當我們獲得足夠的愛和支持,“回避”這種行為,自然會消散大半。(記者上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