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報道了“脫單盲盒”這一交友新模式。相關專家表示,雖然這種新型交友方式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心理需求,但也存在信息泄露等問題。
記者日前分別體驗了“脫單盲盒”線下和線上的玩法,發(fā)現兩種平臺都存在一定隱患。在本市提供“邂逅膠囊”的脫單便利店,店主表示,為盡量規(guī)避個人隱私泄露風險,會讓顧客在填寫信息時簽署一份聲明,上面明確顧客知悉相關風險,并提醒顧客不要提供真實姓名、個人身份證號等敏感信息,也不要相信各種形式的轉賬行為。
相比之下,線上的一些盲盒交友平臺,只要付費就能拆開別人的信息,缺乏基本的保護措施。有網友表示沒聊幾句對方就要求交錢才能繼續(xù),也有的網友表示其實只是付費人機聊天。
天津財經大學商學院互聯網信息與用戶行為研究中心主任陳旭輝認為,“脫單盲盒”是一種符合當下社會心理的交友方式,但施行起來難以鑒別信息提供者的真實身份,一旦出現信息欺詐、未經他人同意對個人信息泄露、交易等違法行為,不僅會損害參與者的切身利益,也會令“脫單盲盒”這一模式陷入信任危機,讓該行業(yè)難以為繼。
“在大數據時代,個人信息的價值遠超我們的想象,花少量的錢就能輕易獲得他人的個人信息及聯系方式,也為不法分子詐騙或利用個人信息進行其他犯罪提供了便利。”天津四方君匯律師事務所律師馮莉也提醒市民,謹慎對外提供個人信息,以防被不法分子得到可乘之機,造成財產甚至人身損失。而根據現行的“脫單盲盒”經營模式,平臺尤其是網絡平臺對個人信息的真實性無法核實,買獲信息的一方也要自行考察對方的信息和身份。同時,也要警惕一些不法分子用“脫單盲盒”高回報創(chuàng)業(yè)項目為噱頭欺騙投資,同時非法收集個人信息,達到不法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