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在田間地頭的雪里蕻。
咸齏,就是我們平時吃的咸菜、雪菜,它是由上等的雪里蕻腌制而成的。雪里蕻,顧名思義,耐寒,不怕冬雪。在寧波,秋收過后,天氣一日比一日寒,田地開始荒蕪,正適合種些在冰天雪地仍能存活的東西,雪里蕻便是其中之一。
秋收后種雪里蕻
每年秋收過后,割了水稻,父親就馬不停蹄地背上鋤頭,到田里去開地,前前后后,分批次種下雪里蕻苗。種得早的,趕在年前,雪里蕻咸齏就可以吃了。成熟的雪里蕻,品種好的莖稈粗壯,葉子挺括繁茂,有成人半個手臂高。收割下來的雪里蕻,有揀了老葉,就地放在田埂、籬笆上晾曬的,也有愛干凈的,比如我家,用手拉車?yán)郊腋浇暮硬侯^,用河水漂洗干凈,再用大畚箕一擔(dān)擔(dān)挑回家。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腌熟以后可以直接吃——而洗過的咸齏,味道就淡了。
到家,把雪里蕻一株株放在院子外的矮墻上晾曬。那時的矮墻,有許多四方如面包片的青石塊,曬滿一矮墻的雪里蕻,在冬日的暖陽里綠油油的,顯得格外動人,充滿了鄉(xiāng)村的生活味。雪里蕻為何要曬,細(xì)究有幾點:其一,曬過的雪里蕻水分變少,做出來的咸齏滋味更濃;其二,曬過后莖稈變得柔軟,踩踏時不易踩斷踩碎,這跟鮮茶殺青是同理。還有據(jù)我爸說,曬過的雪里蕻更易變黃,品相更好看——老寧波買咸齏,都喜歡顏色蠟黃。等雪里蕻曬得癟塌塌了,像女人的一頭柔軟的秀發(fā),便可以裝進大畚箕里,挑進家里腌制了。
等父親把雪里蕻全挑進家,家里早已備好了兩口洗干凈的水缸,坐落在“新屋間”的角落里。我家有五六只水缸,各有各的用處,亂用不得,比如拿咸齏缸去釀酒,酒準(zhǔn)不好喝。這幾口缸每年閑下來時放在院子里,裝滿天水,等著歲月流轉(zhuǎn),時機一到,再派它做用場。這時,父親已從暗間里把一袋鹽背了出來。這鹽是我們叫做海鮮生意
腌滿一缸。踩雪里蕻,沒什么技巧,唯一的要點就是要把它踩實,不然空氣進去,容易壞。當(dāng)然你也不能亂用蠻力,若是將一缸雪里蕻踩得稀巴爛,那做出來的咸齏軟趴趴的不脆口,也不好吃。這時,再撒上幾把封口鹽,而封口鹽的比例,相對而言比下面的鹽要多一點,這樣可使鹽分慢慢下沉滲入,不會造成面上的雪里蕻吃不足鹽。最后鋪上一層稻草(現(xiàn)在用得少了,收割機割稻,稻草都被人收走了),壓上一塊咸齏石頭。
壓咸齏的石頭大小、分量很關(guān)鍵,不能太輕,也不能太小,不然以后咸齏一出水,壓不實,做出來的咸齏松松散散,就沒了那個味,還容易壞。因此老寧波把家族里有身份地位的人,說成是“咸齏石頭”,意指能壓住那些像咸齏一樣想上浮、愛調(diào)皮搗蛋的小鬼。當(dāng)然咸齏石頭也不是越重越好,壓得過重,腌出來的咸齏比較老,不脆,甚至?xí)鐚幉ɡ显捤浴爸厥^壓出臭咸齏”。其實做人、腌咸齏都是一個道理。如此這般,這缸菜就算腌好了。
要問父親與別人腌咸齏有何不同,那還是有訣竅的。比如他腌了一星期,要將咸齏全部拿出來翻一翻,據(jù)說能把憋在里面的辣氣透出來,這樣腌咸齏也黃(熟)得更快。當(dāng)然如果用大缸腌,就很難做到這一步,畢竟太費工夫。經(jīng)驗足、用古法、不嫌麻煩,這便是父親腌咸齏比別人好吃的全部訣竅。當(dāng)然,這可不是我自吹自擂,我三叔是個吃客,用他的原話講:“阿拉大哥腌的咸齏吃過,別人家的都不要碰了?!?/p>
咸齏鹵蒸小梅魚,略加了一點醬油。
人見人愛的地方美食
腌完菜,看天氣與溫度而定,等上一個月左右,咸齏水漫過石頭,石上掛著幾個大小不一
的小叔買的,一大編織袋雪白的粗鹽,量大,價格也實惠。用粗鹽的好處很多,一個撒起來方便,還不易化,不像我們平時吃的細(xì)鹽,一入水就化了——鹽全沉到了缸底,上面的雪里蕻卻沒吃足鹽。
洗干凈即將腌制的雪里蕻。
腌咸菜的必要步驟
這時,在缸底撒上一把鹽,將雪里蕻一株株碼齊,平鋪兩層,人便可以站在上面踩(寧波老話叫“蹃”)了。記得兒時,我也踩過幾次,我學(xué)父親的樣,脫了鞋子,光腳踩在上面。那時父親還跟我開玩笑說:“女人的腳是碰不得的,一碰過,這缸咸齏就壞了?!蔽覌屄牭冒櫰鹆嗣?,父親卻很“篤定”地說:“老輩人是這么說的?!币虼私憬汶m比我大五歲,但他一心想把這手藝傳給我。父親邊說著這些,邊樂呵呵地不停指揮我,讓我用腳后跟踩雪里蕻“根頭”(植物近根處),還說葉子一踩就扁,不用多用力。而那時,我人小體重輕,踩雪里蕻的根頭,像啃一塊硬骨頭,皮嫩的我疼得齜牙咧嘴,到現(xiàn)在還記憶猶新。而那缸不大,缸底又有點不平,人沿著缸沿不停踩動,在“咣當(dāng)咣當(dāng)”的節(jié)奏中,輕微地晃動。等我漸漸長大,可以自如地在上面踩踏時,時常感覺這是一種農(nóng)民勞作式的芭蕾,像是跳“嘣嚓嚓”的迪斯科,帶有鮮明的動感和節(jié)奏。等雪里蕻越踩越高,便有種居高臨下的感覺,將家中熟悉的一切,以另一種視角重新審視一遍。
而現(xiàn)在的做法不像從前,從干凈程度上而言,進步明顯。比如,現(xiàn)在腌雪里蕻,要脫了鞋子,洗凈雙腳,穿上干凈的高筒雨靴,才爬到缸里踩。左左右右,前前后后,繞著缸沿一圈又一圈,將雪里蕻踩嚴(yán)實,爬出來,撒適量的鹽,再放一層雪里蕻,再爬進去踩嚴(yán)實。如此反復(fù),直到
的氣泡,鹵水呈灰青色,滿屋飄香,寧波話叫“轉(zhuǎn)味”了,就差不多可以吃了。抱起咸齏石頭,扒開稻草,挑出一株色澤金黃、咸香撲鼻的咸齏,忍不住用手指掐下一根長長的咸齏,將一頭送入嘴里,像吃一根長壽面一般咬食。這時越嚼越香,越香越要吃,也等不及做了,直接拿到廚房生切一盤咸齏絲,盛出一碗開水泡飯,就開始吃了。這味道沒得說了,當(dāng)然講究點的人,可以澆上幾勺麻油或菜籽油,那味道更香了。
我家的咸齏,從十二月前開始吃起,一直可以吃到第二年四月的春筍季。那時的咸齏再貴,我們都不賣了,要留半缸做咸齏筍干。用自家咸齏做的咸齏筍干,不論送人,還是賣錢,都能討個歡喜,賣個好價錢。等筍季快過,剩下的,父親就要把它們?nèi)壳兴?、壓實,塞到玻璃瓶里,擠出咸齏水,瓶口再放一層鹽,旋緊蓋子,放到陰涼避光處,可以吃到年底。這樣的咸齏,弄到最后,自家吃的卻最少,不是分贈親友,就是一個個跑過來討要。
咸齏在寧波是一道家喻戶曉的美食,因為它平價、親民、好吃。不論是單獨作為一種食材,還是與各種菜搭配,都大放異彩。比如寧波人喜歡拿它與普通的雞蛋、不可多得的冬筍鞭筍、價格昂貴的大黃魚同煮。不多會兒,一盤鮮香可口的菜上桌,有時竟能喧賓奪主——嗯,這道菜味道蠻好,全靠一碟咸齏;嗯,這道菜不好吃,咸齏沒那個鮮味……本是配角的咸齏,成了這些菜提味的關(guān)鍵,這些菜好不好吃,就全看這盤咸齏的好壞了。
關(guān)于咸齏,沒承想,絮絮叨叨地寫了這么多。我想,對于老寧波而言,用一句“三日勿吃咸齏湯,腳骨有點酸汪汪”做總結(jié),是再好不過的了,它足以見證咸齏在寧波人心中的地位。沈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