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未成年人玩游戲這個問題上,罕見地有家長抱怨防沉迷系統(tǒng)設計得太嚴格。
近日,新浪微博CEO王高飛就在微博上“投訴”,他的兒子打游戲被騰訊的健康系統(tǒng)限制,“指責”騰訊防沉迷機制太嚴。后來他還在微博上表示,“防沉迷”并不只是游戲廠商的責任,應該直接要求手機廠商介入防沉迷系統(tǒng),從源頭上做起。
王高飛的控訴并不完全代表了所有家長的心聲,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騰訊的未成年人保護措施在不斷升級。自從騰訊在游戲登錄環(huán)節(jié)啟用實名制系統(tǒng)和人臉識別技術后,未成年人玩家的游戲時長已得到嚴格控制——他們無法在晚上10點至次日8點登錄游戲,法定假期外的游戲時長每天也只有1.5小時。冒充家長身份信息繞過游戲限制的未成年人,也受到人臉識別措施被有效約束。
事實上,未成年玩家在騰訊游戲里的占比并不高。根據騰訊公司在2020年第四季度財報公布的數據顯示,16歲以下用戶僅占騰訊在中國內地市場的游戲總流水3.2%。
但騰訊對未成年人保護的投入卻遠高于此。從2017年起,騰訊就開始構建“事前-事中-事后”涵蓋未成年人游戲行為的健康防護方案:在“事前”環(huán)節(jié)打造了“成長守護平臺”,協助家長基于親子協商,直接管理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戲時間、游戲消費;“事中”環(huán)節(jié),推出了健康系統(tǒng),來限制實名未成年用戶的游戲時間;“事后”環(huán)節(jié),騰訊發(fā)起了“少年燈塔工程”,建立未成年人消費申訴受理機制,并對疑似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費進行主動提醒。
在對已實名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礎上,騰訊的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在2020年升級至3.0階段,專門針對“孩子冒用家長身份信息繞過監(jiān)管”的問題,開始擴大人臉識別技術應用范圍,對疑似未成年人的用戶進行甄別。
例如今年7月正式上線的“零點巡航”,該功能對夜間游戲超過一定時長、實名為成年人的帳號進行人臉重點篩查。凡是拒絕或未通過人臉驗證的,將被當成未成年人,納入騰訊游戲健康系統(tǒng)的防沉迷監(jiān)管并踢下線。目前“零點巡航”已經在《王者榮耀》、《和平精英》等超過60款產品上線,有力解決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在夜間偷玩游戲的問題。
此外,針對孩子可能盜用家長手機修改守護方案的情況,騰訊成長守護平臺還新上線了“守護鎖”功能。在家長開啟守護鎖后,每次設置和修改守護方案時,都需要首先進行人臉識別驗證,以核實是否為家長本人,防止被孩子繞過家長私下修改。
通過這一系列的技術與功能完善,騰訊游戲未成年人保護的相關效果也不斷提升。根據最新數據,截止2021年6月,平均每天有580萬個帳號在登錄環(huán)節(jié)、2.8萬個帳號在支付環(huán)節(jié)觸發(fā)了人臉識別驗證,其中因拒絕或未通過驗證,登錄環(huán)節(jié)有91.4%的賬號被納入防沉迷監(jiān)管,支付環(huán)節(jié)有87%的帳號被攔截了充值行為。
但要指出的是,未成年保護并非是簡單的技術問題,沒有任何一家游戲廠商可以簡單通過技術運用解決防沉迷問題。在未成年人保護已進入“深水區(qū)”后,還需要家長、社會、未成年人的多方協力,才能促進未成年人的健康發(fā)展。
“提升未成年人的網絡素養(yǎng),離不開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共同努力,緊密聯動。”全國政協常委、新教育實驗發(fā)起人朱永新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應當將家庭納入網絡素養(yǎng)教育體系,比如家長可以和孩子協商建立網絡使用規(guī)則,約定每天的手機使用時長,幫助孩子培養(yǎng)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能力。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